陶瓷电容器的工作原理和分类
时间:2022-11-10
阅读:
电容器是一种以电场形式存储能量的电气设备,它由两块由电介质或非导电物质隔开的金属板组成。电容器类型大致分为固定电容和可变电容。最重要的是固定电容的电容器,但也有可变电容的电容器,例如旋转或微调电容器。固定电容的电容器分为薄膜电容器、陶瓷电容器、电解电容器和超导电容器。本文简单介绍陶瓷电容器的工作原理、结构和应用特性。
一、陶瓷电容的极性
陶瓷电容器最常见于每个电气设备中,它使用陶瓷材料作为电介质。陶瓷电容器是一种无极性器件,这意味着它们没有极性。所以可以在电路板上的任何方向连接它。因此,它们通常比电解电容器安全得多。这是下面给出的非极化电容器的符号。许多类型的电容器,例如钽钽珠电容,没有极性。
二、陶瓷电容器的结构和性能
陶瓷电容器主要有三种类型,但也有其它类型可供选择:
1、用于树脂涂层的通孔安装的引线圆盘陶瓷电容器。
2、表面贴装多层陶瓷电容器(MLC)。
3、特殊类型的微波裸无铅圆盘陶瓷电容器,旨在安装在PCB上的插槽中。
陶瓷圆盘电容器是通过在陶瓷圆盘的两侧涂上银触点制成的,如上图所示。陶瓷圆盘电容器的电容值约为10pF至100μF,具有多种额定电压,介于16V至15KV甚至更多。
为了获得更高的电容,这些器件可以由多层制成。MLCC由顺电体和铁电体材料混合制成,或者与金属触点分层。分层过程完成后,将器件置于高温下,对混合物进行烧结,从而得到具有所需性能的陶瓷材料。最后,生成的电容器由许多并联的较小电容器组成,这导致电容增加。
据了解,MLCC由500多层组成,最小层厚约为0.5微米。随着技术的进步,在相同体积下,层的厚度会减小,而电容会增加。
陶瓷电容器电介质因制造商而异,但常见的化合物包括二氧化钛、钛酸锶和钛酸钡。

三、陶瓷电容器的分类
根据陶瓷材料的不同,可以分为低频陶瓷电容器和高频陶瓷电容器。按结构形式分类,又可分为圆片状电容器、管状电容器、矩形电容器、片状电容器、穿心电容器等多类电容器。而根据工作温度范围、温度漂移、容差,定义了不同的陶瓷电容器类别。
1、Ⅰ类陶瓷电容器
这类电容主要和温度有关,这些是最稳定的电容器,它们具有近乎线性的特性。
用作电介质的最常见化合物是:
A、正温度系数的钛酸镁。
B、用于负温度系数电容器的钛酸钙。
2、Ⅱ类陶瓷电容器
这类电容器在体积效率方面表现出更好的性能,但这是以较低的精度和稳定性为代价的。因此,它们通常用于精度不重要的去耦、耦合和旁路应用。
A、温度范围:-50°C至+85°C
B、耗散因数:2.5%
C、准确度:较差
3、III类陶瓷电容器
这类陶瓷电容器具有高容积效率、低精度和低损耗因数。它不能承受高压。使用的电介质通常是钛酸钡。
A、III类电容器将其电容变化-22%至+50%
B、温度范围为+10°C至+55°C。
C、耗散因数:3 至 5%。
D、具有相当差的准确度(通常为20%或-20/+80%)。
E、通常用于去耦或其他精度不成问题的电源应用
一、陶瓷电容的极性
陶瓷电容器最常见于每个电气设备中,它使用陶瓷材料作为电介质。陶瓷电容器是一种无极性器件,这意味着它们没有极性。所以可以在电路板上的任何方向连接它。因此,它们通常比电解电容器安全得多。这是下面给出的非极化电容器的符号。许多类型的电容器,例如钽钽珠电容,没有极性。
二、陶瓷电容器的结构和性能
陶瓷电容器主要有三种类型,但也有其它类型可供选择:
1、用于树脂涂层的通孔安装的引线圆盘陶瓷电容器。
2、表面贴装多层陶瓷电容器(MLC)。
3、特殊类型的微波裸无铅圆盘陶瓷电容器,旨在安装在PCB上的插槽中。
陶瓷圆盘电容器是通过在陶瓷圆盘的两侧涂上银触点制成的,如上图所示。陶瓷圆盘电容器的电容值约为10pF至100μF,具有多种额定电压,介于16V至15KV甚至更多。
为了获得更高的电容,这些器件可以由多层制成。MLCC由顺电体和铁电体材料混合制成,或者与金属触点分层。分层过程完成后,将器件置于高温下,对混合物进行烧结,从而得到具有所需性能的陶瓷材料。最后,生成的电容器由许多并联的较小电容器组成,这导致电容增加。
据了解,MLCC由500多层组成,最小层厚约为0.5微米。随着技术的进步,在相同体积下,层的厚度会减小,而电容会增加。
陶瓷电容器电介质因制造商而异,但常见的化合物包括二氧化钛、钛酸锶和钛酸钡。

三、陶瓷电容器的分类
根据陶瓷材料的不同,可以分为低频陶瓷电容器和高频陶瓷电容器。按结构形式分类,又可分为圆片状电容器、管状电容器、矩形电容器、片状电容器、穿心电容器等多类电容器。而根据工作温度范围、温度漂移、容差,定义了不同的陶瓷电容器类别。
1、Ⅰ类陶瓷电容器
这类电容主要和温度有关,这些是最稳定的电容器,它们具有近乎线性的特性。
用作电介质的最常见化合物是:
A、正温度系数的钛酸镁。
B、用于负温度系数电容器的钛酸钙。
2、Ⅱ类陶瓷电容器
这类电容器在体积效率方面表现出更好的性能,但这是以较低的精度和稳定性为代价的。因此,它们通常用于精度不重要的去耦、耦合和旁路应用。
A、温度范围:-50°C至+85°C
B、耗散因数:2.5%
C、准确度:较差
3、III类陶瓷电容器
这类陶瓷电容器具有高容积效率、低精度和低损耗因数。它不能承受高压。使用的电介质通常是钛酸钡。
A、III类电容器将其电容变化-22%至+50%
B、温度范围为+10°C至+55°C。
C、耗散因数:3 至 5%。
D、具有相当差的准确度(通常为20%或-20/+80%)。
E、通常用于去耦或其他精度不成问题的电源应用